在大家印象中,肩周炎似乎是肩部疼痛的代名词,人们出现肩部疼痛,往往会被戴上肩周炎的“帽子”。
然而进行肩关节大幅度的运动练习,结果越运动越痛,一去医院,很多患者都会被告知自己患的是肩峰下撞击综合征。
那到底什么是肩峰下撞击综合征?它的典型症状是什么?与肩周炎有啥区别,如果肩膀疼痛,如何自我诊断呢?
今天,为大家解答关于肩部疼痛的一系列问题。
在肩痛问题的人群中,有44%~70%会被诊断为肩关节撞击综合征,它较典型的症状是:抬起胳膊时会感到肩部疼痛。
相关调查统计显示,慢性肩关节疼痛已成为继慢性头痛、慢性腰痛之后的第三大疼痛,约有80%的成年人都曾有过不同程度的肩痛经历。然而,目前许多患者将肩痛等同于肩周炎,这种观念是错误的,肩痛不能等同于肩周炎!
发现肩部疼痛,关节内有响声,千万不要在不明原因的情况下,做大量肩关节旋转活动,这样不仅与病情无用,还可能引发肩袖撕裂。一定要去医院的运动医学科确诊是否为肩峰下撞击综合征。
一般,保守治疗会开一些非甾体抗炎药,疼痛较为严重的会考虑注射皮质激素(封闭针)缓解疼痛。
手术治疗一般会选择关节镜下肩峰减压成形术,它包括清理有炎症的肩峰下滑囊,松解喙肩韧带、重塑肩峰形态,创伤小、疼痛轻。
肩袖可以维持肩关节向内、向外旋转和上举活动,并保证肩关节的稳定性。而遇到急性外伤或多次慢性损伤时,肩袖就会出现破裂,导致肩关节肿胀、淤血等。
按压肩关节前侧有明显痛感,自己上抬肩关节受限,有时肩关节会有“咯噔”的响声;如果被其他人把患肢抬起,撤手后上肢迅速下落,无力支撑。
之前受过外伤或过度使用肩关节,导致肩关节在上举、外展过程中,肱骨头反复撞击肩峰下端,导致肩关节滑囊、肌腱发生损伤,甚至发生肌腱断裂,从而引发的一系列肩关节疼痛症状。
肩关节前方慢性钝痛,尤其是上举或外展时加重,上肢上举到0-60°时疼痛不明显,而在在60°~120°范围内疼痛较严重,超过120°疼痛症状又减轻。
肱骨头大,关节盂浅而小,把持骨头的关节囊松弛、其前下方组织薄弱。肩关节是全身活动度较大的关节,也是较容易脱位的一个关节,肩关节脱位约占全身关节脱位的50%。
肩关节脱位除了一些是急性损伤外,有很多是习惯性脱位。有时一用力就脱位,但又可以自己复位。而造成习惯性脱位的原因大多是第一次脱位后没有正规治疗。
主要是外伤引起的,症状为关节疼痛、肿胀,活动受限。肩部变成方肩畸形,患侧手掌靠近胸部时,手掌不能搭在对侧肩部。
很多颈椎病患者,也会有肩膀疼的症状。当颈椎病压迫到第五支颈神经时,就会引起肩关节周围疼痛,而这就会让人以为是得了肩周炎。
类风湿一般先侵犯掌指关节、腕关节等四肢的小关节,继而出现疼痛、肿胀、僵硬等症状,但随着类风湿病情的加重,就会逐渐累积到肩关节这种大关节,从而导致类风湿性肩关节炎。
钙盐沉着在肌腱中使肌腱变硬,常见于肩袖肌腱,多发于40-50岁的运动人群。
按压肩关节外侧疼痛明显,夜间疼痛剧烈,甚至能疼醒。发病突然,肩部红、肿、热、痛等表现明显,患病上肢无力,上举困难。